为期两天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年会今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开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他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认真履行承诺,承担义务,经济开放程度超过二战以后同一发展阶段的工业化国家,获得了绝大多数成员的认同和赞许。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有人倍受鼓舞,有人困惑迷茫,有人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有人则视为一种威胁。实际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自己带来了繁荣与进步,也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第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中国是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发展中大国,有着快速发展的市场容量和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保持活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27年来贸易进口平均每年要增长15%以上,这27年我国累计进口3万多亿美元的货物。2004年当年就进口了5614亿美元的货物,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中国大量进口使中国遍布全球的贸易伙伴纷纷受益,一些国家更是因此走出了经济停滞的阴影,这里我愿引用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先生不久前访华的讲演,他说“当西方国家经济低迷之际,中国一直承担着保持世界经济增长的重任,在过去几年里比西方七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的贡献,世界贸易将会出现负增长。”
第二,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创业的机遇。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成本低,配套能力强,政治社会稳定,成为很多外商投资者的首选之地。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投资从无到有,累计直接投资目前已超过了5600亿美元,一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大企业,正是在中国取得了发展的奇迹,创造了事业上的新的辉煌。
第三,中国的出口使贸易伙伴、贸易国也受益,中国出口商品物美价廉,不仅满足了进口国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使他们得到了很多实惠,而且也有助于进口国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的稳定。
第四,中国经济成长有利于邻国发展贸易。联合国贸易国发展会议3月7日公布了一项研究表明,中国高效益的制造业基地加强而不是削弱邻国的生产能力,使邻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经济优势。中国的成长也帮助邻国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一体化的生产网络。同时中国政府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对于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和平发展不会对其他的国家造成威胁,而是带来机遇,互补、共赢远远大于竞争挑战。那种认为中国出口商品增多而烦燥不安,甚至要求贸易制裁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中国快速发展所创造的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种机遇只属于那些认识机遇,并且善于抓住机遇的人,而不属于把中国的发展视为威胁,而企图进行限制的人。中国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政府已经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目标,就是集中建设发展节约型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让发展的成果惠及13亿人口,实现了这个目标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00年翻两番,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4万多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在这重要的发展阶段,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会继续大幅度提高,投资也可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这不仅为中国立足内需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最广阔的市场,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