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康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邮局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公司新闻
业界动态
政策法规
科技前沿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报道> 萍前

2006年医药经济走势预测
平稳增长仍是医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发布时间:2006-2-13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点击数:2498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宏观经济环境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观的调控中,将按照“稳定政策,注重效益、着力农村、促进和谐”为基调,同时加快和深化改革,抓紧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等深层次问题,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更好地将市场的调节作用与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中长期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明年世界经济的稳步增长,国内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的日益成熟,国民经济仍可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GDP增长率将达到9%左右。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医药经济增长的基本面,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提高,为推动和促进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医药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已步入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上升阶段,医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预计2006年医药经济仍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1.医药市场的诸多变数仍将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06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企业一方面面临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局,国外资本和企业进入中国药品分销市场与之竞争。中国医药分销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国际竞争力弱,在规模、资本、网络、业态、效率、管理、营销手段等方面将受到来自国际跨国公司的挑战;另一方面,国家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和规范经济秩序,“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在进一步规范完善中持续开展下去;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后GSP时代的竞争;药品分类管理提速等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将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更高的标准。医药资本结构、体制、市场格局、营销模式、工、商、卫关系都将在变局中寻求新的突破。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是把握未来趋势积极应对挑战,主动研究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及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正确把握市场脉搏及发展方向,重新选准在市场中的定位。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善于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同时进行,才能在变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2.平稳增长依然是医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21世纪,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到来,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人们珍爱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越来越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完善;以及农村“两网”建设,医疗卫生基础建设的加强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为医药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场契机。消费市场将出现新的变化:一是消费区域将由城市向农村延伸;二是消费对象进一步拓宽;三是消费选择更为宽泛;四是消费目的由防病治病扩大到健身益智;五是消费求新、求天然、求疗效好。此外,“低水平、广覆盖”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都将增加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医药经济的适度增长。

    3.医药商业微利时代,直面流通领域改革的提速。几年来,受政策因素及市场理性、非理性竞争的影响,医药商业已步入微利时代。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新的竞争态势和格局,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单体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竞争转向对市场快速反应能力的竞争;市场竞争转向直接争夺客户,争夺销售终端;产品竞争则转向品牌之争;企业正从各自为政的单一领域竞争转向生产、流通、医院全方位的完善优化供应链之争。未来医药商业的毛利只会下降不会上升,预计由目前的8.60%逐步降到6%~7%或更低,流通费用率也会由目前的7.68%水平逐步下降。重组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通过改革与重组,企业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一批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企业集团将成为引领中国医药发展的主力军,其生产经营集中度、利润集中度将进一步凸现。因此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加速改革的步伐,进行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创新,要以节约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规模化程度为目标,以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推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4.从降费增效切入,寻求经营模式的突破。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必须在市场利润逐步萎缩的情况下,迅速完成经营方式及经营理念的转变,顺应市场趋势的变化,按照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推广批发企业实施代理配送制,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制。区域市场联动是未来医药流通发展的新格局,不同地方的批发企业应各自发挥在本地的优势,在品种上相互调剂,发展联合代理配送服务相互支持,既竞争又合作以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较低的流通成本。要抓紧调整、完善建制,促进服务,抓好低成本策略的推进,在管理上开源节流,加强与厂家的战略联盟;抓好重点品牌品种的资源,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抓好创新服务,逐步实现向服务性企业迈进;抓好物流运行管理,凭借配送优势,提升服务水平。

    5.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控制率,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企业应根据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关注和研判新版医保目录扩容的动态(新修订的医保目录,中成药品种由415个增加到823个,增加了98%;西药品种由725个增加到1031个,增加了42%。此外,中药、区别于普药的新药、乙肝和艾滋病等抗病毒药物增长的幅度最大)根据消费需求的多层次变化,加快经营结构的调整,制定品种供应和营销策略。要完善优化供应链,抓好品种、网络、配送服务,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瞄准OTC市场、农村市场和社区卫生服务这一阵地,加快开发新的市场领域,扩充网络、扩大市场可供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以拓展企业经济增长的空间。

    前三季度,全国医药经济运行态势基本良好,为下一阶段医药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中的不平衡和要素的瓶颈制约。一是企业规模问题依然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且布局分散;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三是医药流通体系不健全,企业两极分化之势凸现,改革和战略重组的任务仍很艰巨,降费增效尤为关键。四是产品质量、性能有待提高;五是外贸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此外,能源供应紧张,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及企业应收账款的居高不下均制约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医药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和稳定性的实现与提高。

    综上所述,各地要抓住市场发展契机,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研究医药市场的走势,切实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力争在深化改革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促进医药经济的适度快速、稳定协调的健康发展。

 
 
  CopyRight@2006 广东省金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齐富路自编888号齐富大酒店五楼520房      邮编:5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