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康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邮局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公司新闻
业界动态
政策法规
科技前沿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报道> 萍前

广东省科技自主创新述评:高速经济的原动力
发布时间:2005-9-19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3293

    如果以20年的跨度看广东,看到的是时代前进的力量;如果以10年的跨度看广东,看到的是高速经济的力量;如果以5年的跨度看广东,看到的是自主创新的力量。

  那么,就看广东进入新世纪的这5年———

  举目全球,试问哪一类产业能够以连续30%的速度增长?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平均增长30%以上!

  放眼全国,试问哪一类产品出口可以连续居全国出口之魁首?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40%以上,连续位居全国第一。

  反观广东,试问哪一类的企业能够飞速扩展?高新技术企业以每年新增几百家的速度增加,经认定总数达到306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占全国总数的11.7%。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达4800多家。2000年—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从2846.8亿元增加到83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7.2%迅速提高到25%。多年保持领先全国。

  自主创新是广东新世纪的力量。

  企业,创新之点繁星满天

  在顺德,记者采访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泓利机器”。这是一家生产精密液压注塑机的企业,总经理黄步明是获得国务院津贴的科技企业家。他发明的四缸直锁液压技术获多国专利,至今独占国内鳌头。多年来,他坚持这样一个观点:自主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凭着“四缸直锁液压注塑”技术,“泓利机器”在3年前就生产了我国第一台光盘注塑机。

  如今世界原油涨价,带来了以原油为原料的塑料业的不景气,使注塑机行业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可是,“泓利机器”的产品依然畅销。为什么?分管销售的副总叶观养告诉记者,泓利的注塑机生产的都是高附加值高精度的塑料元件,有的产品放在鼻子底下,出气大了都能吹走。塑料原料涨价对这些产品的利润影响极小,他们赚的是高技术的钱。黄步明不无骄傲地补充道,我们是生产塑料业装备的企业,装备制造业赚一个,产品制造业就能够得到10个以上的利益。这还不算替代进口和装备出口的账……

  广东省像“泓利机器”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0多家,超10亿元企业40多家,超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到20家。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群体。

  在研究开发方面,广东省已组建了180家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企业的有150家,所在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左右。全省研究和开发经费的投入中企业投入占九成。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国申请量近一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6.1%%。企业还与高校科研院所联手,互相依托、共同发展,增加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全国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

  园区,创新舞台好戏纷呈

  中山火炬管委会主任谢力健,乐于思索、长于决断,讷于言,敏于行。好像没有上过太多的学,从他自张家边农村走到中山火炬的经历看,他没有太多的时间安坐在书桌之前;好像又读过不少的书,简短的言谈之间,时可见理性思辩之美。

  他缓缓而道:什么是高新区?

  世界位移、时代位移、市场位移、产业位移,高新区能不位移?!在移动中定位,唯一不移的是开发区的自主创新。

  谢力健说,国家兴办高新区的目的是将国内外的科技成果在开发区产业化。中山没有大院大所大校,办高新区的“先天条件”不足。但是,多年来,我们坚持办高新区的宗旨不变,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山高新区实际的科技创新的路子。一是坚持“五个引进”:引进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引进研发机构;引进科技型企业;引进人才、技术、项目;引进科技基金。二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区内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每年1000万元)、创业基金(每年1000万元)、出台了《博士经费补贴暂行规定》,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给予费用资助。三是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新城。建成了火炬创业中心,正在建设火炬创业园。目前,开发区有各类专业研发机构4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共承担国家863计划11项,重点国家火炬计划2项,国家火炬计划44项,国家攻关计划5项,国家重点新产业计划10项。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亿元,工业产值将达到4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亿元,出口创汇超过30亿美元。

  高新区已经成为广东省自主创新的最佳舞台。高新区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创新创业等方式,大大提高了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如广州高新区成功孵化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金发科技、金鹏信息、迪森热能、高科通信等仅仅以几万元、几十万元的资产创业,在短短的几年、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产值数亿元、甚至十几亿元规模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截止到2004年底,广东省高新区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14000件。目前,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达到了16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总产值以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工业总产值4300亿元,实现利税约300亿元;出口创汇约290亿美元。

  城市,创新源泉百川入海

  和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叶景图聊天,有两个突出感觉,一是战略大气,二是诗人情怀。比如,叶景图局长最近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组织专家规划安排在5年内科技投入50个亿。叶局长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东莞坚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探索出一条以“三来一补”起步,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以外源带动为主、以劳务出口为主、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推动了东莞的大发展。然而,继续沿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并且已经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结构高风险、环境高代价、管理高成本,长此下去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近年来,东莞市一直注重自身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投入了近百亿兴建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更为东莞的科技发展营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未来的5年内,东莞市将以每年10亿元的科技投入力度,连续投入50亿元人民币打造科技东莞。

  何等的眼光,何等的手笔,何等的谋略,何等的实力。参与策划和投身于这样宏伟的事业之中,不诗情大发才怪呢?

  东莞市和其他兄弟城市组成了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产业带内创新资源相对密集,集中有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6个国家级和佛山、东莞、肇庆、江门4个省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珠海两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深圳和中山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41所高等院校、52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59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两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的大学科技园。全省85%左右科技资源集中在这一地区。全省组建的180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135家落在产业带内,占总数的75%,其中50家省重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46家在产业带内,占92%。吸引了一大批国内高校、研究院所和海外留学人员进来创新创业。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众多的科技园区、专业镇,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链相连,生产、研发和市场营销网络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簇群,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占广东省87.2%的高新技术企业和85.6%的高新技术产品分布在珠三角。珠江东岸由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组成的“电子信息业走廊”,计算机整机配套率达95%以上,能提供除CPU以外的所有计算机零配件。珠江西面的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以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为主体,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专业镇,成为高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世界级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广东自主创新的源泉。

  百川入海,已经从广东走出去的“中国制造”举世瞩目,正在从广东走出去的“中国创造”必将影响世界。任重道远,前路崎岖。依靠自主创新的力量,朝着这个目标,广东在走、中国在走……

 
 
  CopyRight@2006 广东省金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齐富路自编888号齐富大酒店五楼520房      邮编:5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