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康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邮局 联系我们 收藏本站    
 

 
  
公司新闻
业界动态
政策法规
科技前沿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报道> 萍前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
发布时间:2009-9-9   点击数:852

  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熊思东教授领衔的科研小组在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固有免疫机制中,发现人体内的TRIM22分子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刊物《肝脏病学杂志》上。

    科研小组经无数次体内外试验证实,TRIM22分子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防止乙型肝炎发生意义重大。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TTRIM22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

    这一成果为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进一步阐明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新机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将为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设计和研制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思路。

    科学家新近研究发现,人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种TRIM22分子,但人们对它的作用和功能并不了解。

    熊思东率领的团队研究表明,这种新分子其实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固有免疫分子。有的人感染乙肝病毒后,能迅速激发体内固有免疫和特异免疫机制抑制病毒复制,清除乙肝病毒,从而痊愈,其中TRIM22分子起了重要作用;而另一部分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因体内TRIM22分子不能适时有效发挥作用而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并会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癌。

    此外,目前干扰素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之一,相关研究发现,干扰素可能就是通过激发TRIM22分子,抑制了乙肝病毒复制。研究成果揭示了人体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固有免疫机制,对科学界继续研发新一代抗乙肝病毒感染药物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2006 广东省金康投资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齐富路自编888号齐富大酒店五楼520房      邮编:5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