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至11日,随着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评审会的召开,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正式启动。为确保创新工程的扎实推进,该省决定投入3.3亿元的财政科技经费,并规定用于资助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资金超过2亿元。“十一五”期间,每年还将安排1亿多元专项资金。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在会上强调,充分认识“13115”科技创新工程对于陕西发挥科技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尽快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各方力量,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3115”科技创新工程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大会上决定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科技创新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在“十一五”期间在10个领域组织30个重大科技专项,建立100家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扶持100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建设50个科技产业园区,其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这两个100个核心,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全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进西部强省的建设进程。 为切实做好“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项目评审工作,陕西省科技厅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已经确定的管理办法要求,初步审查后确定了245个项目,包括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技产业园区四个类别。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本着公开、公正、客观的原则,从国家“863”专家库中聘请了40位评审专家,从省内聘请了10位专家,共50人,分10个专业小组,对项目进行严格评审。为使项目水平确保国内领先性和在陕西的实用性,保证评审的客观、公正性,保证每个评审组省外同行专家占到五分之四。外省评审专家均由国家项目评审专家库遴选,且本次没有申报项目。 袁纯清指出,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既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西部强省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有利于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高效整合科技资源,激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有利于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有利于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使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 袁纯清寄语各位专家在评审工作中发挥专业所长,按照确定的评审标准,重视产学研结合,重视重点突破,重视区域发展,帮助陕西把攻关目标明确、转化前景看好、产学研有效结合、对经济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项目选出来,以使陕西省的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集中各方力量,实现重点突破,确保目标实现。
|